快速通道

质量提升

当前位置: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专题专栏>>质量提升

石家庄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15-10-08 浏览次数:0

石家庄市教育局
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

元氏、赞皇、井陉、平山、行唐、灵寿县教育局:
现将《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


                                     石家庄市教育局
2015年6月9日
 

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

为深入贯彻《石家庄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石家庄市教育扶贫工程实施意见》精神,扩大山区优质教育资源,努力让每一个深山区孩子都能上一个好学校,促进县域内教育优质化和均衡化,推动我市教育发展实现整体提升,推进教育公平,特制定《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

一、重要意义

“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十件大事之一,是市委、市政府为实现我市教育公平,促进山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而实施的惠民工程。工程实施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山区六县密切配合下,山区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项目学校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山区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但是受长期以来山区教育闭塞落后的因素影响,各项目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虽有所提高,但在短期内与市区、县城中小学校相比,山区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仍然较差,教师队伍基本条件和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任务依然十分迫切和艰巨。

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各相关县教育局要深刻认识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项目学校教育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山区学生全面发展。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统筹、质量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深刻把握山区教育由硬件投入转向内涵发展、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高、由满足“能上学”转向满足“上好学”的发展形势,把提高质量作为我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未来三年的核心任务,进一步确立品牌强教、质量立校、科研兴教的正确导向,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行为,打造高效课堂,完善评价制度,实施有效教研,狠抓学校内涵发展,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山区教育事业优质、均衡、特色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山区教育发展总体均衡,教育结构趋于合理,办学条件持续改善,队伍素质有效增强,教育改革全面深化,教育管理更加高效,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全面提升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切实解决山区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促进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全覆盖和高位均衡,推动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到2020年,山区六县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使教育对促进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实现教育扶贫的战略目标,促进教育公平。

(三)基本原则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一切从实际出发,优化山区教育资源配置,切实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山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以生为本、遵循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考虑山区学生实际,按照课程改革新理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三年行动计划”的受益者。

3.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的重中之重,既要考虑当前,更到注重未来,确保教育质量可持续提高。

4.加强协调,分步实施。加强山区教育扶贫工程与各县县域发展、扶贫攻坚规划、全面改薄工作相结合。制定明确目标,抓住关键环节,细化落实举措,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分步实施。

三、主要内容

以实现教育均衡化、优质化,促进教育公平为总目标,以深入实施以下“八大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山区教育教学质量。

(一)大力实施“基础提升”行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一是学校布局科学化。按照“深山区小学生以学区为中心就近集中,初中生向县城集中”的原则,加快学校布局调整,不断优化山区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资源均衡、效益显著的目标。二是学校建设标准化。坚持“标准化、优质化、特色化、现代化”的原则,优化项目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山区学校基础设施和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三是教育手段信息化。大力推进现代远程教育,逐步完善县、乡镇、学校三级教育信息化网络,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开设,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不断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推动资源共享,进一步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

(二)积极推进“规范办学”行动,促进学校法制化建设。一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各项政策和规定,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时计划,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确保学生休息和锻炼时间,严禁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举办集体补习活动,切实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坚决解决大班额问题,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严禁举办或变相举办快慢班、重点班和实验班。严格规范考试管理、招生秩序等,不得以任何形式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二是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格执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禁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收取或索要学生家长钱物、参加学生家长吃请等行为,引导广大教师廉洁从教,树立良好形象。

(三)切实抓好“管理提效”行动,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一是深入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区域教育资源整合为重点,推进“学区制”改革,实行“行政统一管理、教学统一安排、师资统一调配、资源统一使用、考核统一标准”的管理模式,有效解决校际发展失衡问题。二是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班级教学质量管理和学科教师岗位责任制度,定期召开学生会、家长会和科任教师联席会,沟通教学信息,分析教学质量,商定教学策略,形成教学合力,努力提升班级各门学科的教学质量。三是狠抓教学常规过程管理。坚持从严、从细,抓实、抓小的原则,加强教师备课、授课、作业、

(四)扎实开展“科研兴教”行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完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学习先进学校的高效课堂、分层教学等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素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挖掘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二是开展高效课堂研究。各学校要将高效课堂研究与课堂教学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了解课堂教学情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测查教学质量状况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积极探索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轻负担、高效率、优质化”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同课异构”、“名师讲堂”、“集中会诊”、“解剖课堂”、“循环跟进”等研究活动,打造高效课堂。三是完善教研管理。建立和完善县、乡镇(学区)学科中心教研组和学校教研组、年级备课组,引导教师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各县每年组织一次“教学质量月”活动,各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教学开放日”活动,校长、教研员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四是丰富教研内容。发挥学科教研员、中心备课组、教研组长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学科教研引领团队。各相关县教研室定期开展公开课评比、教学基本功比武、 优秀成果(经验总结、论文、课堂教学实录、教学日记)展示、教学论坛、专题研讨、案例剖析、教学反思、名师讲座、联片教研等活动,针对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模式、课改中的困惑等重点问题开展探讨交流活动,发现、总结、推广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经验或研究成果,让教师从丰富的教研活动中受益。

(五)扎实开展“人才强教”行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一是打造高素质校长队伍。各县教育局要采取选送培训、挂职锻炼、交流任职等措施,选拔办学理念先进、改革创新意识强、有敬业精神、专业素养好、善于质量管理的优秀人才担任校长。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校长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推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二是加强山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配齐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专任教师。积极招录国家免费师范生和特岗教师补充到山区教师队伍中来。着力改善山区教师的年龄、学历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加强项目学校教师与周边学校、教学点教师的校际交流,开展巡回授课,提升山区教师整体素质。三是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立足课堂,以赛促训,组织开展集体备课、随班听课、教学观摩、说课评课等岗位练兵活动,定期开展学科或年级教学研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传帮带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培训,继续开展市区优质学校与山区项目学校结对帮扶

(六)全力推进“素质提升”行动,促进山区学生全面发展。一是注重兴趣特长培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按需配置安排专职教师,配齐音乐、美术器材,配置专用教室,严禁挤占音乐、美术课程的时间给学生补习文化课。结合地方实际,发挥教师特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特长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创新、体育运动、艺术培训等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全面发展有特长的学生。二是做好职业生涯指导。大力宣传我市对深山区初中毕业生的各项升学就业优惠政策,特别是免费就读高中阶段教育的相关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山区学生的升学就业工作。针对深山区学生实际,围绕个人能力提升、专业发展介绍、实用技能培训等内容做好山区初中毕业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合理地规划未来发展,确保每一名深山区初中毕业生都能够升入理想学校,最终获得理想的职业。

(七)有序推进“品牌强教”行动,引领学校内涵化发展。一是打造学校品牌,加强环境建设。各项目学校从建设良好的教育品牌形象需要出发,普遍形成以校训、校歌、校徽、学校形象宣传标语为主要内容的标识文化,力求达到内涵丰厚,醒目美观。充分利用好LOGO标识,通过制作展牌、宣传栏、电子屏、黑板报、广播、悬挂横幅、标语等,展现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的独特风采,营造项目学校的浓厚氛围。二是注重内涵发展,培育理念文化。突出“校长有思想,教师有风格,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办学理念。以“三风一训”即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建设为主要内容,推动项目学校在内涵发展过程中形成人文和谐的学校精神文化,构建科学民主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规范有序的学校管理文化,在办学体制改革、育人模式创新、课程个性化设计等方面形成特色。三是突出山区特色,打造“一校一品”。各项目学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注重学校文化与山区文化、地方文化的沟通融合,充分利用山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因地制宜地建设学校特色文化,打造学校文化品牌,突出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特色,展示项目学校的新风貌、新气象,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品位高雅、内涵独特的精品校园,力争做到“一校一品”。四是注重整合资源,研发校本课程。立足本校现有条件,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传统,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资源,把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人文精神等融入校本课程,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尤其要结合山区寄宿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积极研发具有地方特色、贴近山区学生生活体验的校本德育课程,开展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育人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八)有效实施“评价激励”行动,提升教学评价管理水平。一是建立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各项目学校要构建“课堂检测—单元检测—期中检测—学期检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时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各县教研室要依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质量测试方案,对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实行同试卷、同考试、同阅卷、同分析,实现质量监测的常态化。二是建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结合山区教学实际,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寄宿制学校管理要求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重点,全面考核评估学校和教师的教学业绩。三是加大教学检查力度。各相关县教育局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开学工作检查、教学工作督查和学年工作评估工作,依据国家课程计划、新课改理念,增加检查密度、增强督办力度。严格抓好学校招生、学籍管理、学生编班、教师配备、课程开设、作息时间、作业负担等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促进校际生源均衡。对办学行为严重违规的学校和校长在学年评估中实现一票否决制,强力推动教学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四是建立教学质量激励制度。各县要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师评先评优、职务聘任、职称晋升、绩效工资结合起来,突出教学实绩在教师考核评价中所占的比重,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教学质量作为考评学校工作和校长绩效的重要指标,每学年度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大力表彰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和个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各相关县要充分认识全面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实施“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负责三年行动计划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导检查、评估验收和评比表彰等工作,确保“三年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统筹协调,分步推进实施。各相关县、各项目学校要把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与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全面发展有机结合,从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招生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推进,抓住关键,重点突破。第一年为行动规范落实年,各县各学校要根据“三年行动计划”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县、本校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办法,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第二年为行动推进完善年,各校切实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考核细致,确保工作进展到位。第三年为行动优化提升年,根据前两年实施情况,优化过程,补缺完善,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三)加大资金支持,确保取得实效。各相关县教育局要全面落实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相关经费投入政策,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积极拓展教育经费筹措渠道,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设立专项经费,重点支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设施等建设,确保“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

(四)认真总结经验,强化督导检查。各相关县要将阶段性总结和年度验收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市教育局将对各县“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督导评估,对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积极推广,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指导意见。

(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各相关县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项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推广先进经验,宣传先进典型,对在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和个人予以表彰,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石家庄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5年6月9日印发

Copyright 版权所有 石家庄市教育局 地址:中山东路87号

冀ICP备05030629号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